p;
*
\n
永平四年,帝后焚佛像两千尊,谢罪万民。——《梁书》
\n
永平三年。冬至已过,大梁下了暴雪。
\n
上半夜。
\n
京城内的守更人把梆子咚咚敲了数下。侍卫刘迎戴着挡雪的竹斗笠,站在北坊坊口的门扇前发呆。四周雾气蒙蒙。天上没有星子,叫人抬头便觉得阴森。
\n
“值完上半夜,去窟里喝一回花酒不?”身旁的同僚陈大耳搓着手,笑嘻嘻问。
\n
陈大耳说的“窟”,便是京城第一名景——回明窟。
\n
大梁太祖李昇立国时,将京城划分为东西南北四坊。其中,以北坊最为积贫,只因坊内有一座深约百尺的大窟,似陨石深坑,因窟中常年阴暗,名曰回明。一入夜,窟内便发出怪声有如鬼哭。
\n
民间都传,那里是冤魂累累的古乱葬岗。
\n
太祖便下令在窟内修建佛塔以安民心,将此塔赐名利运。谁知利运塔甫一建成,怪声竟当真从此止住。全国各地的百姓闻名来供奉香火。不过两代皇帝,此地已摇身一变为大梁有名的销金窟,商铺林立,繁华富贵天下无匹。
\n
谁知,今年夏,那利运塔,突然就塌了。
\n
塔塌的那一日,刚好是七月半盂兰盆节。百姓们祭祖放河灯,进塔烧香拜佛。这一塌,于是死伤无数。
\n
并且,塔中七百僧人无家可归,流散京城。一时间僧侣盗伤案频发。
\n
皇帝为了安抚民心,亲提镇北侯之子裴松任僧录司主事,专门调查僧侣疑案,并监督佛塔重建。
\n
今晚,就是那裴松来北坊下窟赴任之时。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