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
五十余年软丈红尘,怎么可能没有伤心路?
\n
她不抱怨,只是微微地贪盼——
\n
这样热闹的一天,要是阿宋也在就好了。
\n
2.
\n
永平元年,岭南。
\n
盂兰盆节前几天,林斯致就动身,从京中回岭南祭祖。
\n
大伯早年因为资助林斯致的父亲读书,没多余精力看顾自己妻儿,又逢战乱,瘟疫横行。孩子一出生就夭折了。林斯致便被过继给大伯,以作还恩之意。
\n
父亲获罪后,林家被牵连,家财散尽。大伯给人挑扁担,大伯母夜夜做绣娘。林斯致成了这个家的眼中钉,直到他科举中榜,当上朝官后,日子才转变过来。
\n
“林家的儿子到底是会读书。”街坊四邻都这么讲。
\n
七月半的早晨,他风尘仆仆赶回了岭南老宅。老宅原本破矮的几间土屋,被他出银子重新修缮过,如今成了镇里人人艳羡的阔气之地。
\n
“来,致儿,馈食都放好了,香也点着。你来对祖宗叩头。”大伯母在家祠里招呼他。
\n
林斯致走进祭品围成的圈。圈的正中心是整只煮熟的猪头,盛在陶盘里,望去白粉的鼻子,空洞的眼,阴森森的。猪头旁是鸡和瓜果。瓜果都是双份,放得久了,一股熟透了才有的芳香气。
\n
第一支香敬土地,第二支香敬鬼神,第三支香敬祖先。
\n
密密麻麻的故人牌子里,唯独没有林斯致的爹和娘。
\n
罪人自然从家祠除名,不配被后人祭拜。
\n
林斯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