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是拓本,看着样式,应该是明朝的拓本。”</p>
金铃儿将一尺来长卷成一卷的本子捧在手心,小心翼翼地展开:</p>
“拓本有两种拓法。按照叶昌炽在《语石》里的说法,用白宣纸蘸浓墨重拓,拓后砑光,黑可鉴人,称为‘乌金拓’。而用极薄纸蘸淡墨轻拓,望之如淡云笼月,称为‘蝉翼拓’。”</p>
“那这个就是蝉翼拓?”胖子微微眯眼,觉得哪里不对劲。</p>
“这个应该是特制的蝉翼拓,能卷成一卷,极为少见。”说话间拓本已被完全展开,这是一篇中国观众耳熟能详的文章。</p>
它的文体是大名鼎鼎的骚体,仅仅一个标题,就惹得弹幕瞬间爆炸。</p>
“《离骚》?”林胖子惊得合不拢嘴。</p>
“看这里,地下土层有一条不太长的槽,没有被填充。”</p>
权之龙完全不知道两人所谈的《离骚》是什么鬼。他本来已经撒手,任由赶来的黑衣人拖走,但无意间朝神鸟柱的站桩位置探了一眼,低头就见打桩的坑洞深处有一段不易察觉的储物槽。</p>
那是一面柱状的浅槽,好比有人将一支手电筒平埋在地下,取出之后土层里会有明显的手电印痕。</p>
“长度跟这个拓本差不多。”</p>
林胖子反复对比,无需多想,得出一个结论:</p>
“也就是说,最初是埋在地下的,后来被人取出来,存放在神鸟柱里?”</p>
“确切地说,是镇压在神鸟柱里。原来如此,难怪之前一进到这里就感觉莫名的悲恸,还有浓重的,被人强行带入的悲愤情绪。”</p>
金铃儿通览整片拓本,其间悲叹的句子不胜枚举,她叹了口气,轻声挑选一句:</p>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p>
看到这里,弹幕里的老司机大呼不妙:</p>
【完了,明天要上新闻了】(中)</p>
【《离骚》在韩国挖出来,棒子肯定要说屈原是韩国人了】(中)</p>
【完蛋完蛋,端午节真的是韩国人的?】(中)(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