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与二人同去的,还有一人,名唤眭夸。此人年龄与李孝伯相当,然而一头白发,据说是当年为一好友哭丧所致。其人是赵郡知名的逸士,与李孝伯臭味相投,不愿入仕为官,只爱在赵郡隐居厮混。
那眭夸见面就与李孝伯逗乐:“老腐儒,听说你收了个小腐儒为徒?”
李孝伯一脸严肃,未答一句话,只是闷头往前走。
此时虽已入春,这北地的天仍是极寒。檀羽出生在建康,这还是他第一次来到这慷慨悲歌的燕赵故地。一路走着,古史中“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感觉不忍油然而生。檀氏一族初蒙大难,檀羽逃至北地也是迫不得已,在这萧瑟风中行走,悲凉之情又能与谁言说?
走了约莫一个多时辰,远远便望见了平棘的东城门。此时这里丝毫还未有战争的迹象,那城门外热闹非凡,做生意的商贾、行脚的过客,各类杂耍、玩艺、吆喝,真是一派繁华景象。
眭夸跑到城门边一个马圈旁,付了些铜钱,便雇了三头驴。三人骑上坐骑,李孝伯对檀羽道:“德正家住西门外,我们得穿过整个平棘城。你要跟紧我们别走丢了。”
檀羽早知,“德正”是高平公李顺的字。李顺是李孝伯的从兄,因在朝中犯了些事,目下正在平棘闲居。
这平棘是自魏以后,赵郡移治于此,多年之后,便成了燕赵第一大城,气派非凡。那城墙均有三四层楼高,全是青砖垒就。从外城门进去则是一个极大的瓮城,少说也能容纳上千人的军队。城门处更是车水马龙、人流如织。檀羽从小就常听老人们说起燕赵乃销金碎玉之地,赵女之风情天下闻名,从这城门处进去,便是这个久富盛名之城了。
不过,平棘的街道却与其赵郡治所的地位极不相称,道路多以小巷为主。或许这是因为平棘自古就是兵家必争之地的缘故吧。巷战发生得多了,百姓就想到把路修窄一点,这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2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