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个千秋万代的伟业,一定要建起来才好。”
\n
“是呀是呀,能将两处山脉连起来,就算是十万大军来了,只要我们把城门一关上,一千人也能守得住岭南!”另一个县令也是激动道。
\n
如此浅显的好处其他人之前不是没有发现,只是他们的能力不足以建设。但是现在有了水泥,还有那么多壮劳力可以安排,自然就没有困难。
\n
一个县抽几百一千人,很快就凑齐了五万人开工。这些人需要从各个县去到苍梧,然后由林清风统一分配到入岭关去修建,同时从苍梧县运出去的水泥,也全都送往了入岭关河漓江口。
\n
入岭关是官道,宽度大约有百米,两侧则是高山。在这样的地方修建城墙,不亚于建一条小长城。但最难的还是漓江口上的大坝。
\n
因为水位的下降,漓江口漏出了近二十米的河床,但中间仍然有一条近三十米的水流在流淌。而从岸边到河中央,从上游到下游,这其中高度差能到近十米!
\n
情况的复杂就会导致设计施工的难度,然而岭南却缺乏这样的人才。之前能设计水渠梯田,茶山水库的毛鸿飞此时也是束手无策。
\n
设计不了合适的方案就没有办法施工,没有办法施工,原本想要将岭南围起来的计划就只能漏下这一个口子,算是前功尽弃。
\n
王怀玉不甘心也不会同意,她肃着脸问道:“还有没有什么办法?或者大齐有什么人能干?”
\n
毛鸿飞苦笑,“郡主,下官实在是能力有限。您又要能拦截上游船只的,又要能利用落差带动水车转抽,还要到时候水涨上来能让下游船只通航的,这样高难度的事情下官要是做得到,也不至于在岭南蹉跎半辈子了。”
\n
“至于您说的有什么人能干,”毛鸿飞从自己有记忆开始,一路回忆到读书当官在京都,后被贬到岭南的日子,终于想起了一个人道:“郡主要是真想做,不如找一下柳湖文大人。他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