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 />\n
毕竟不管是农业工作还是商业发展,或者工业建设都离不开劳动力。尤其是在这个只能用人力的时代,人口就代表着一个社会的实力和财富。
\n
“是,郡主说的是。要是没有你也不会有我们岭南今天,岭南百姓都得感谢您的大恩大德。”
\n
话说的有些谄媚,王怀玉听不习惯挥了挥手让他止住话头。
\n
“这些孩子都要送去村里的小学上学,等到了十岁每个人最少要算五百以内的算术,用他自己的名字和最少一百个大字。要是有天赋优越的人就送到县里的书院上学,或者是天工大学。反正在村里面也不能耽误孩子们的教育。”
\n
穷什么都不能穷教育,这是伟人们已经实践过的。现在岭南的基础设施逐步完善,钱也赚的差不多了,各方面都发展得很好,正是到了投资教育的时候。
\n
王怀玉可以想象等过个五年,十年,十五年。这一批接受教育的孩子也可以反哺给岭南,给岭南带来更多的生机与活力。
\n
“明白,孩子的学习是头等大事。我们算跑断腿也得让孩子认得字,能读书。”邓蛮生立下军令状。
\n
现在的岭南依旧没有条件在各个村开办村小学。但随着衙役数量和质量的提升,给各个村派去一个驻村衙役,解决孩子的读书问题却是可以的。
\n
当然,衙役承担的工作多了,俸禄也会相应的上涨。本来就要去驻村的衙役们也乐意多一笔收入。
\n
这可苦了孩子们,再也没有每天在山头田间晃荡,捕鱼抓鸟的快乐生活了。每天早上干完家里的家务,就要到村里的广场或者祠堂去上学,笔墨纸砚也不用他们带,每天就去学几个字,几个算术,然后回家自己练。
\n
等到第二天就去用学校的笔墨写练习成果,写不好的,不会的就等着家里爹妈请吃竹笋炒肉吧。
\n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8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