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
早知道她就多学了一点,现在能够默写出来,那就是大功德一件。
\n
卢婷婷这个时候还不知道岭南已经有了活字印刷,梁少和更是想不到这一层,只是想着既然有了惠民书肆可以兜底,那他们的书就不用愁了。
\n
现在学习的门槛除了纸笔,更重要的就是教材,很多书籍为什么会成为孤本,就是因为现在印刷技术不成熟,大多数都只能靠人手抄或者是雕版印刷。手抄的效率低就不说了,还容易很出错,雕版虽然好一些,但雕刻一版也需要花费很多功夫,尤其死雕刻师难得。
\n
所以,除非是大批量的典籍,不然大多数人都还是选择手抄。而淮安府,梁少和搜刮了一下记忆,没有这方面的人才。
\n
这些他才知道,原来不是会打仗能当官的人才是人才,这些地位地底下,以前没有在意的底层,也能解决他的问题。
\n
梁少和表示他受教了,准备回去就像王怀玉那样提升一下工匠的待遇。
\n
大学里的学子青春洋溢,讨论的问题也与外界格格不入,梁少和在一旁听着,觉得没有一个听得懂的。
\n
他不说学富五车,基本的学识也是有的,毕竟也是受过当代大儒教学的,比世家嫡子也不差。不过他看卢婷婷的脸色却像是能够明白他们在讨论什么,他暗暗把这一点记下。
\n
这一趟来除了粮食还有王怀玉的态度,他觉得最大的收获就是肯定了卢婷婷和王怀玉是一个地方的人。
\n
但是,不管是从世家的家谱还是他所熟知的任何王家、卢家两家的事情,都没有告诉他两人有什么关系,甚至卢家还因为兵权的问题和王家起过争执,那这两位闺阁小姐是因为什么有这种远超于他的见识呢?
\n
梁少和将这一个疑问深深的埋进心里。
\n
也是走了这一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