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
“是该早定,你们可有推荐人选?”
\n
顾人仪有避嫌的心思,“自古用人权柄归于上,臣为首揆,不应多言。”
\n
“臣附议,还请陛下委派。”
\n
其实明朝的文官本来是什么都要管的,只不过二十多年下来给他收拾的老实不少。
\n
朱厚照沉吟一声,“朝中六部九卿已是稳固之局,还是不易再动。”
\n
像是吏部尚书蒋冕、兵部尚书张经、外务官桂萼,这都是新上任的,按照他的习惯,人员要保持相对稳定,否则一个衙门没熟悉,又去了另外一个,走马观花一样的,搞什么?
\n
另外如户部尚书姜雍、产业部尚书邢观、工部尚书吕恩、少府令范玉昌和礼部尚书靳贵,这都是当得很称职的,朱厚照也不想动。
\n
至于刑部尚书周铮、大理寺卿赵慎和左都御史张子麟,这些人朱厚照觉得他们入不了阁。
\n
赵慎倒是几十年的老臣了,经验丰富,但他几十年的经验都在办案、断案这一块。就像原来的刑部尚书闵珪,成了一个领域的标志性官员,那就不好动了。
\n
而内阁阁老的选拔原则,是与未来的施政方向有关的,与如何办案子没关系。
\n
朱厚照现在有两个总体上的选择,
\n
一个是像嘉靖那样,继续玩新老交替的游戏,就是现在顾人仪上去了,那在后面给他放个不一样的年轻人,比如严嵩。等到时机成熟再行替换。
\n
另外就是像早些年三杨阁老和刘健、李东阳、谢迁这种,保证内阁的团结来获得朝政的稳定。
\n
而即便是第二种,朱厚照也不会放纯粹的、只会清谈的官员。
\n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