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
王守仁低头道:“皇上,许文头村的村民说了,此事乃曹行之过,并未提及知县。百姓淳朴,若是父母官多行不义,必然不会隐瞒,此一也。再有,臣等一路走来宜兴县百姓安居乐业,县城之中商旅络绎不绝,此为治世之功,便是此人有所微错,也不是紧要关节之处,因而臣以为小惩即可,不宜治罪过重。”
\n
“徐阶,你以为呢?”
\n
“臣以为王中丞言之过重,兴许有避嫌之意,此事就是曹行之罪,与骆知县无关。若是县丞犯罪,知县获罪,那么知府也该降罪了。”
\n
这家伙,
\n
因为皇帝没有借这个事对王守仁发脾气,他就知道了皇帝的态度。
\n
否则的话,知府有错,那么巡抚是不是也该降罪呢?
\n
现在巡抚没罪,反过来推,这就是一个县丞的个人之过,天子并没有大办的意思。
\n
况且,现在朝中已经很反对大肆扩大化的查案方式了。
\n
“有理。”朱厚照其实更加明白,王守仁就是唱了一个红脸,所以这个白脸戏码他得收下,而且他还要演得好一些,“阳明先生身担巡抚重任,不敢疏忽。不过朕倒觉得徐阶说的对,骆应林,朕不仅不会罚你,还要赏你!”
\n
这家伙也有些蒙。
\n
朱厚照感慨着说:“大明有百兆黎民,人多,是非就多。若要处处都无是非,那是不可能的。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朕为君,不会如此苛求。
\n
这一路走来,虽说也有微瑕,但入目所见,百姓皆能安居乐业,且水系治理卓有成效,县城之内井然有序。虽说也有朝廷降税的功劳,但不论如何朕管不到一个县那么小的事,说到底还是你这个父母官的作用更大,现在有这个局面,你说朕该不该赏啊?”
\n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