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
“你怎么想?”
\n
“臣在考虑,或许可以在大明进行试种,如果成功,百姓也就多了一个生财之道。”
\n
“不行。”朱厚照明白他们是太‘温柔’了,香料的产地就是东南亚,这不仅是土地的问题,还与气候有关,自己种还不一定有人家的好,他指示说:“不需要引种,香料贸易的产地有不少是《明约》国家,都是大明的属国,他们那里已经能大面积种植,何必舍近求远?
\n
直接到那边去购买土地,雇人耕种,掌握原产地再形成规模以后,还可以获取定价权。”
\n
一直没说话的汪献解释道:“商人们是可以这样,不过微臣二人是考虑让大明百姓更多的参与,如果一切都在南洋进行,百姓获利便成了问题。”
\n
“南洋公司不是有股份概念吗?成立一个新的公司,同样运用股份的概念,这样还能迅速积累资本,然后大规模购买土地,在短时间内形成我方占据主导的局面。到时候赚了钱,在对股东进行分红,这样他们不就获利了吗?”
\n
现在产业、货币到了这个程度,许多经济概念朱厚照会直接拿来用,其实股份制先前就在南洋公司身上用过,只不过他们运用的灵活度还不足。
\n
顾佐咋舌,“若是汇聚这么庞大的资本,咱们的人买的土地过多,一方独大,臣担心会有其他的问题。”
\n
朱厚照则不以为然,“要是有了钱只顾奢侈享受,朝中上下全部醉生梦死,那么自然有问题,但如果继续造舰造炮,什么问题都不会有。”
\n
汪献只能是笑了笑,天子就是这样的风格,“如此则是国内以棉纺织业作为产业发展的重心,国外则以香料产业作为发展的重心。”
\n
大体上这样是没错。
\n
顾佐则建议,“陛下,南洋公司已经十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