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军,还有那些驻守日本、次属大陆的二流部队,不是今日大明的国力能够供养的极限。
\n
远远不是。
\n
因为在每个区域,譬如新疆、河套、辽东这都有对应的土地垦殖,粮食根本不是他们的问题。南洋的驻军有保护各国的名义,当地属国都要分摊这部分费用。
\n
所以富裕的江南、兴盛的海贸、火热的产业这些东西所产生的财富又流去哪里呢?
\n
答案就在京师卫戍军区。
\n
正德三十五年,越国公周尚文仍然健在,他已经六十五岁,但身体硬朗,毕竟在历史上,他七十几还上战场呢。
\n
这位由皇帝一手提拔的老将,几十年下来几乎赢得了如开国功臣那般地位的国公爷依旧统领着强大的京师卫戍军区,共三十万职业军人。
\n
要说的是,北方的疆界往外扩展以后,原来的九边体系已经逐渐瓦解,继续沿着长城屯兵没有意义,而对于京师周边的影响就是宣府、大同、蓟州等原本的军事重镇在地位上不断下降。
\n
现在它们已经失去了军事卫所的色彩,更多的开始成为如同内地的一个府那般,并开始经济建设。
\n
但鉴于京师的重要性,所以周尚文在后面这些年致力于研究和制定京畿地区的防卫网络,自然的,这三十万人也并不是全部集中在城内,而是分布在京师周遭重要的城镇、关隘,如此形成一个层次分明、相互衔接的防御体系,以达到拱卫中央的目的。
\n
像居庸关、紫荆关这都已经划归京师卫戍军区的管辖范围,大同、宣府和蓟州也作为其中的一个节点而有驻军存在。
\n
这些人也不都是骑兵,虽然骑兵有其勇猛之处,但三十万骑兵实在是太多太多了,这里又不是北凉。
\n
况且也不需要,既然是拱卫中央,所以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