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的商人买来以后才有价值。
\n
就在京师边上的天津卫港,大明开辟了一个新的市舶司,在这里每年都有数百万石的粮食登岸,也不一定只是大米和面粉了,包括玉米、土豆这类作物都已经作为商品流入。
\n
粮食不会浪费的,因为人吃不下可以给动物吃。
\n
商人是能发现这里的商机的,这些低价而来的粮食卖不出高价,他们就改变方法进行饲养,鸡鸭、猪羊的养殖规模全都起来了。
\n
而肉,往外卖的价格可就高了。
\n
这三家公司不属于户部管辖,所以载壡对它们的具体情况不得而知,不过皇帝还是公事归公事,会下令三家公司每年向国库上缴利税。
\n
而其规模,已经好几年没有低于10亿了。
\n
国家是好的形势,载壡这个户部尚书当得就很难不称职,在他接手之时,国家每年的岁入在22亿元上下,几年以后得现在已经达到26亿元。
\n
与此同时,开销却是可控的。
\n
在原来的历史中,大明的开销主要是三块,第一是宗藩俸禄,第二是军饷,第三是官俸。
\n
宗藩俸禄现在已经可以忽略不计了。
\n
官俸几经提升,至今也就在5亿元左右。在原本的正德年间,有人统计文官大约为2万4千名,武官有10万名。这比洪武年间的不到3万人实在是增长太多太多,尤其是有几个皇帝大肆授官,现在的朱厚照对冗官现象是一直在治理的,不说像洪武年那样精简,但维持在5-6万人还是可以的。
\n
这样官员的平均年俸就在一万元左右,这是完全够花的。
\n
但剩下的也不能都拿去当军饷。
\n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