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苍梧,袖里青蛇胆气粗。三过岳阳人不识,朗吟飞过洞庭湖”一诗,也算是岳阳楼又一掌故。八仙故事流传久远“吕纯阳三戏白牡丹”又为这位儒道一家的文武奇才增色添彩。吕祖殿香火兴旺,求卜问卦者络绎不绝,虔诚膜拜者有之,好奇而博趣者也不乏其人。
岳阳楼前,亦即岳阳水城外新辟了一片庭园,其南有“怀甫亭”乃1962年纪念唐代诗人杜甫诞辰1200周年所建。朱德为“怀甫亭”题匾,亭前楹联云:“舟系洞庭,满目疮痍空有泪;魂归洛水,换了人间已无诗”系当代书法家吴文蜀所书。
下午乘巴陵号游轮去君山。湖风阵阵,白色的浪花拍击着颠簸的船身,在水天一碧的混沌中,一叶扁舟徜徉在万项波浪中。水天空阔,更感到天地之浩茫,人生之短暂。岳阳楼上望君山,烟水苍茫无所见;而站在游轮的甲板上向城里回望,但见岳阳楼虎踞雄视,那亭台,那楼阁,那城墙,似见轮廓,似乎又显得线条清晰,稳稳沉沉地座落在地平线上。
君山多古迹,从虞舜到盛唐,抑或到明清,几乎每一寸土地都有一种斑剥陆离的的古色古香,一草一木都有一段色彩斑烂的遗事轶闻。君山访古,最负盛名的当数湘妃墓了。沿盘山石径东行,几度波浪形的逶迤行进,来到了一个三叉路口,湘妃墓就在路旁。湘妃是传说中虞舜的二个妻子,娥皇和女英,她们在听说虞舜巡行病逝的消息后凌波南下,在君山泣血而死,从此君山的青竹浸染了斑斑血泪。楚人哀之,于此筑墓安葬,造庙祭祀。其实墓也简陋:水泥封顶,墓前立有大书“湘江妃墓”的墓碑。墓前有石级,石级下南北均有碑刻:北面是屈原离骚中的湘君、湘夫人篇,南面则是唐宋乃至近人的咏叹诗词,盛唐的李白、常建、刘禹锡,清代的赵嘏,直至近人鲁迅也有“不知何处吊湘君”之句,在此洒下一掬古往今来的同情泪。湘妃墓周围多斑竹,穿过斑竹迎拥的山间小路,走不多远就到了香火旺盛的湘妃祠。祠甚雄伟,前有开阔的祭场,进门只见一幅湘君、湘夫人追随起舞的艺术图案,二旁却侍立着二位护祠神将。后一进才是正殿,上有匾额曰“渊德候”不解其意,以君夫人(虞舜时尚无皇帝,自然也没有皇后、贵妃之称了)之尊而死后封候,不仅不伦不类,也显得莫明其妙,除了隐隐约约感到一种男尊女卑的陈腐气息外,只觉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