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岳麓书院为全国“四大书院”之一,即:湖南的岳麓书院,河南的嵩阳书院、应天书院,江西的白鹿洞(庐山)书院。岳麓书院始建于宋太祖开宝九年(公元976年)。祥府八年(公元1015),宋真宗召见山长(书院院长)周式,颁发经书,御笔亲书“岳麓书院”从此“书院之称闻名天下,鼓笙登堂者不绝。”其时,受业门徒多达数百人。
岳麓书院现存的屋舍、景观,大部分为清代遗构建筑群,80年代按原貌修茸一新,书院的大门两边,挂着“惟楚有材,于斯为盛”的楹联。二门闾上,则有“纳于大麓,藏之名山”的门联。讲堂厅上,原悬金字木匾,大书“道南正脉”为清乾隆时所颁发。
岳麓书院可谓湖湘文化的摇篮。古往今来,多少文人墨客来此纵横天下,讲学、求知,造就了一批又一批著名的历史人物,他们的丰富著述又丰富发展了湖湘文化。因此,可以这样说,岳麓书院不愧是近代湖湘文化的摇篮。
三哥、三嫂既是育才之士又是多才多艺的学者,浏览于岳麓书院的建筑群,流连忘返,甚为感叹湖湘文化造就了一大批仁人志士,所不幸者,其中个别者竟与祖宗“和为贵”之教导背道而驰,大搞斗争一切,打倒一切,其人下场可悲也!
畅游长沙岳麓山、岳麓书院
一九九八年金秋,远在淮安的三哥、三嫂送大哥返台湾后,随之南下,余偕同辛秋陪同他们游览岳麓山和岳麓书院。
一出长沙火车站,就有“彭立珊专线车”直接把我们送抵岳麓山脚下,沿着上山坡道,游客人群踊踊,道路两旁商店林立,货物琳琅满目,我们随着人流兴高采烈地迈步向前,总算是购得门票,进了山门,沿途两旁古木参天,碧涧婉蜒,空气新鲜,风光迷人,人们都说岳麓山一年四季都是美,春天,枫林吐翠,诸鸟百啭;夏日,枫林一片葱茏,凉风习习;深秋,枫叶由青变红,远远看去,深涧峡谷仿佛燃起一团团烈火;寒冬,赏雪寻梅,别是一番风趣在心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