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分成了两个组做研究,但万千大道、殊途同归,实际上都是要对力场穿透、能量传送问题进行解析,只不过对空间的理解,研究方向不同。
\n
王浩和保罗的研究,进展非常稳定,他们认为湮灭力和空间密不可分,就像是电力、磁力的关系一样,有一种出现,另一种就会出现。
\n
他们以此确定了一个问题——
\n
带方向的强湮灭力场和空间吸收有关联,而带方向的弱湮灭力场,则和空间制造有关联。
\n
强s波是吸收空间,弱s波是创造空间。
\n
“引力场,是一种常规湮灭力场环境下的弱力场,弱力场会被常规力场环境同化。”
\n
“如果能制造出带方向的弱湮灭力场(反重力场),其作用一定是制造空间,会让两个相邻的位置变得很远……”
\n
陈蒙檬小组的研究进展也很快。
\n
他们已经找到了明确的方向,利用粒子边界理论解析‘反s波’问题。
\n
两个星期后,陈蒙檬小组找到了王浩。
\n
她们提出了‘空子’的概念,只是知道该怎么去联系空子和空间穿透问题。
\n
“或许,可以塑造一种特殊空子的概念?”
\n
“比如,‘反空子’,反空子会和空子中和,那么就能够让空间瞬间消失。”
\n
“你们卡住的位置是数学框架吧?”
\n
王浩仔细一思考,就知道他们碰到的问题了,想象‘反空子’是很容易的,但塑造其中的数学基础确实非常困难。
\n
他仔细想了想,说道,“我觉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