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大自然的规律。
另一条巷子是大伯家居住地。
这里原来是片枣林。每当秋季来临,枣挂满枝头,又大又圆又红,紫巍巍的像少女脸颊的红晕飞霞,在阳光下闪动着喜悦的光芒。中秋节前后是家里最热闹的时候,因为就要打枣了,大人孩子都在等待这个秋收前的星期日。终于等到打枣了,早晨我们堂兄弟们收拾利索,在长辈们到枣林时,我们早就在树上摘最红最脆的吃饱了。等到开打的命令,我们拼命的摇啊,枣如冰雹一般倾泄而下,在地上滚动。每当打枣后,我们小兄弟们就会“闹几天肚子”全是枣吃多的缘故。后来,由于大伯为堂兄结婚盖房做宅基地,树基本上都刨掉了,只残留几棵依然矗立在那里,像在凭吊那些早亡的树兄树弟们。每次我回家经过那个院落,感觉童年的笑声依然在回荡。
过了这条巷子是一片原野,原野无际渺茫。
这里是我们童年的百草园,里面充满了新奇与古怪。蛐蛐、蚂蚱各种叫不出名字的虫,在此栖身。秋季,这里是音乐的舞台。各种秋虫音乐家们在此开音乐会,各种乐器音乐交融在一起,音乐家们歌显其才,登台献艺。尤其蟋蟀的鸣声,简直可以和琵琶古筝媲美。在月光如水的夜,悠远嘹长,静如二泉映月那样优美动听。
若顺着巷子向前走是个占地很广的坑,它东连临村,西接王家街。
椐父亲讲这个坑在他少年时,四季有水。水里有鱼,有菱角,是一片湖水。那个时候它的面积还大,与三里外的古河沟相连,每至雨季四面八方的雨水齐聚到这里,湖水荡漾,煞是美观。坑原来不叫坑,有一个漂亮的名字,名曰:凤凰湖。在我幼年的时候它还有凤凰的模样,有双翅、尾巴、头、眼睛。它的眼睛是在头处有两口旱井。其名字是一位据说颇有道行的风水大师命名的。后来随着村子人口的增多,人们开始添湖造宅,湖在也不是湖了,成了一个坑,没有了水流,并且降水量的减少,坑成为无水的旱坑。村里有人在坑里载上了树,这里成了一片树林。
&nb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