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时走在繁华的街道上,如织的人群里,苍茫的旷野中,我的心会“哗啦”一下后停止,不禁泪流满面。许多人说过劝慰的话,一些朴素或充满哲理的话。他们是善意的,我也能接受。每每想念父亲时,那些话并不让我对父亲的思念减少丝毫。大道理人人都讲,但不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许多道理可以拯救别人,却无法让自己超脱,人的思维是复杂的,犹如医生不看自己的病,算命从不算自己的命一样。这种切肤之痛,是旁观者无法体会的。
有时候我希望自己如果不能成为一个豁达的智者,那就成为一个无知的白痴。智者能够用睿智洞察生死两极,而后豁达的看淡生离死别;愚者,因为不曾思考或者不会思考,从而也不会品尝生死所带来的痛苦。可惜,我的天分无法抵达智者的境界,上帝也没有收回我的浅薄的智慧让我成为白痴。我只能界于智者与白痴之间的一个普通的俗人,是俗人就无法摆脱七情六欲所带来一切情感的煎熬与困惑。
我去读圣经、佛典,想借助外界的智慧来参悟生死,用信仰来解除生命潜在的煎熬。佛典上说,众生自无始以来,在五道或六道中死了又生,生了又死,出此入彼,无休无止,就象车轮转动不停。又说:“识神走五道,无一处不更,舍身复受身,如轮转着地。佛把自然界有生命的万物看成众生,众生的周而复始的轮回分为前生、今世、来世,三者在生生不息中轮回。我从小受的是无神论教育,可以说是无信仰主义者。圣经中的天堂、地狱、上帝我是不相信的,佛典中的前生、后世又是不可期的,对我而言只有今生。今生我是父亲的儿子,父亲给予我生命,教我、育我成长得人。我相信今生客观存在,不相信来生的虚无。生我之前谁是我,生我之后我是谁,这不是我所关注的,我所感受到的是给予我温暖,给予我思想的父亲,他去了,我永远也见不到了。他不会和善地一笑,或和蔼地说一声:“羽儿,你会来了。”我永远也听不到那个声音,看不到那个人的背影了。
历史是不能假设的,同样人生也不能假设。我不能假设父亲复生,也不能假设父亲并没有去世。这一切对我而言,都是毫无意义。我纵使说如果这些假设都成立,我甘愿付出一切,这又能改变什么呢?我能换回父亲的展颜一笑,还是能让父亲品味我所能带回的烟酒?这些不过是活着得人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