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但世上如伯牙与钟子期,陆抗和羊祜这样肝胆相照的知音必竟是稀少的。孟浩然长叹曰:“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岳飞午夜无眠长歌道:“欲将心事付瑶琴,知音少,弦断有谁听?”象苏轼那样的天纵奇才,可谓合唱者众多,他却自比孤鸿,写下了“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州冷”句子。
人间的知音太难得了,越是杰出者越寂寞,也就没有知音,或许这是曲高和者寡。有的人寻觅一生也得不到一个知音。高朋满座,载誉而归也遮不住他落寞身影,还是身在喧嚣中能听到自己的心跳,锦衣还乡也如夜之归途。如梵高生前无人认同,最终以枪自毙,死后纵是遗画价高数千万美元又于他生前的寂寞何干;屈原忧国忧民,但朝廷中却无知音,赋完离骚逐水而眠;曹雪芹用血泪涂写成了红楼梦,最终泪尽而逝。难怪红楼梦结束一场无垠苍凉的大雪,温瑞安在神州奇侠系列里每位高手死时都说一句:人生好寂寞。
知音太难得了,纵是是杰出者之间也不能成为相互知音。据说,当年歌德听完贝多芬的音乐时,异常激动,竟热泪盈眶,激恼了贝多芬,他愤怒的冲着歌德吼道:“你根本没有听懂我的音乐!”高更与梵高同样杰出,但他们相处不长时间,高更就愤然的搬离了梵高为其精心准备的房子。再者清华大学同学聚会时钱钟书先生的一位同学对着钱先生说,你的管锥编什么都写了,就是没写你自己,钱先生恼怒的说:“你根本没读懂我的书。”于是把一套管锥编寄给同学,让他再读。
知音太难得了,所以我们更能充分的理解鲁迅先生为瞿秋白先生写下那句长幅:“人生得一知已已足矣!当以斯室而同怀。”
中国自古以来就留下了士为知己者死的格言,人们是那样的注视知音,知音知己,为其生死而无怨无悔。
我们不必说“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诸葛亮,也不必说易子救孤的程婴,我们就翻开史记·刺客列传吧,翻开这一篇,那是满编者按 山之滨,水之湄,谁是谁的高山,谁是谁的流水?纸的豪气干云,热血纵横,洋溢着“士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