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年。八年后,孙权在武昌称帝,后迁都建业(南京)。这八年是有讲头的,在魏曹丕死他年轻的儿子曹叡继位,曹魏内部陷入政治的争权;在蜀刘备也死了,诸葛亮总揽朝政,而他力主同东吴通好,一心出蜀定三秦,从而席卷天下。政治的平衡才是孙权称帝的且机。可以说,在一切且机成熟的时候孙权又等了好几年,这是谋略也是耐力,毕竟黄袍加身称孤道寡是每个人都希望得到的,但是孙权并没有急迫。
孙权在三国时代创业皇帝里面,是做的最长的,过足了皇帝的瘾。东吴的一把手他当了五十多年,称孤道寡也也有二十多年。他熬死了好几任丞相与皇后,弄得儿子都等不及的要造反。
孙权过失也有多方面,政治大略方面杀关羽就是很重要的一方面。荆州夺走了或许刘备不能说太多话,首先荆州本就是东吴借给刘备的,其次兵不血刃的夺回来天经地义。但是,杀了关羽情况就不同了,关羽一生和刘备情同同胞兄弟,杀了他刘备岂能善罢甘休。说来也该孙权背运,杀张飞的人又跑到东吴去了,并且东吴收留了他们,这让刘备急火攻心,于是顾不得大局了亲率几十万大军攻打东吴来了。这个失误让孙权不得不向魏称臣。
失误其二:立太子,他先立孙登后立孙和,最后又废孙和立小儿子孙亮。天下纷争未定,废长立幼本是大忌,毕竟幼主控制不了局势,不能亲理朝政。西汉汉武帝就犯了这样一个毛病,以至于西汉自汉武帝亡后外戚重臣掌权,缺少了一个强力的后继者。孙权跟汉武帝一样犯了老糊涂的毛病。孙亮继位时不过十岁左右,到他被废时不过十六岁。东吴自孙权亡后就陷入了大臣握重权,内部闹的不亦乐乎,最后皇位落到了残暴的孙皓手里。可以说,东吴自孙权亡就无力争夺中夏了。
我欣赏孙权的用人。诸葛亮在蜀是一国丞相,孙权不但让他大哥诸葛谨为朝中大员,并且对他的儿子诸葛恪也是那么重用。当然,他儿子最后的翘辫子是另外一说。就这样知人用人是何等的大胆,颇显一代才俊的个性,这是后人不敢这样用的。
但是,孙权他的才略是和曹操、刘备无法媲比的,他虽然也是个创业的皇帝,但其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3页 / 共1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