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来了回信,并有评语,说有名有才气好好努力。王有名就这样成了汪老师的学生。
有名的妈不干了,写什么小说,不行,熬夜要坏身体,既然考不上大学就得去学手艺。
有名是孝顺的孩子,极不情愿的去学了手艺,又按家长的意思高攀了村支书的女儿,又多了一个管王有名的人。支书大人说写小说的人是傻瓜,说见过县上的那些作家,只是名誉好听,富的没几个,大都是穷人。要活的好,就要多赚钱,女人们说的也有道理,他的作家梦就埋在了心里。
书记家有几个女儿,有名娶的是最小的。那几个女儿不是嫁公社的干部就是嫁厂里的厂长。王有名家最贫寒,跟着女人回娘家自然受了很多白眼,是说不起话的人。他的妻子气了,她也是手艺人,恰逢改革开放好政策,就鼓动有名去外面闯世界。两个人跑到了省城川都。有名先是给人做小工,熟了就自己摆了一个服装地摊,又当上了老板,成了万元户。
有名搞的是自产处销,专门生产那些冒牌产品,他不懂得要有自己的牌子,只管好卖就是了。有名的老婆不爱惜身子,为了钱也不顾自己有身孕,带着工人日夜不停拼命的的生产服装。钱是赚到了人的身体却垮了,生了女儿不久后就病倒,到医院一检查-晚期。
有名把铺子设备全转给了人家,一心一意的为妻治病。医生说只有半年的时光左右就会走。他硬是拉着她不让走,他说,穷可以,钱不要也可以,女儿明秀不能没有妈妈,就这样想办法拉着明秀的娘不让走。这一拉就是八年,八年后明秀都上小学了,有名实在是拉不住了,明秀的娘临走的时候说了句,有名,你是一个好人,这孩子就靠你了,就闭上了眼睛。
一晃十八年,有名的女儿明秀也长大,按理说穷人家的孩子该早当家,可惜,有名的女儿也没能考上大学。有名一直呆在川都养育这么一个女儿,把她视为掌上明珠,希望能在城里生活,不像在乡里那么封闭,尽能力的照顾她。不料,这女儿在城里学时髦赶潮流,十八岁已是黄头发,眼也描的像唱戏的人,还把好好的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