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情。时光是一条河,祖父撇下我们上岸了;时光如列车疾驰,祖父的站点到了;我们能做的惟有继续前行,偶尔回眸,映入眼帘的除了苍茫只剩无边的黑暗。
4)
黄昏一点点儿燃尽,墨色的夜终于吞没了小村。祖母手里握一把蒲扇,有一搭没一搭拍打着自己的身体。凌乱的头发偶尔飘起,然后轻轻落下,复归原位,仿佛生命的来去一般自然。祖母的脸浸在黑暗里,模糊的轮廓看上去颓唐之至,像一座被人遗忘任凭风吹雨打日渐消蚀的雕塑。祖父去世以后,祖母瞬间苍老起来,我一度怀疑死去的祖父变成蚕食生命的幽灵附在祖母身上不离不弃,与时光合谋算计着祖母已能预见的残生。致使祖母对死亡越发执着,恍惚看到几年后的自己。
死亡之所以令人畏惧在于其权利的确定性与何时行使权利的不确定性。最初的日子里她反复念叨着,男管女三年里,女管男整三年,意思是一对老年夫妻,如果男人先死的话,女人活不到三年就会随他而去;如果妻子先走,那么丈夫所剩阳寿不多不少正好三年。我不知道她哪儿来的这套理论,但我看得出祖母在死亡面前的恐惧与无奈。更多时候她不说话,一个人在记忆中沉睡,逆时光之河倒流,寻找早前散落的恩怨情仇。那些陈年往事在我眼前模糊成黄泥大道的颜色,散发出时光发霉的味道,到了祖母眼中,却连细枝末节都纤毫毕现。
每位祖母都是一本厚厚的书,我们只看到发黄的封面,祖母在阳光下随意翻阅,给我们讲述陌生、真实而久远的故事。你知道小说的主人公除了祖父不会是别人,也许她在前面讲了一大堆与祖父无关的事情,到最后还能牵扯到祖父身上。故事的起落转承合情合理,衔接无比自如,浑然天成且充满人生况味。那时我在城里上学快三年了,想起在学校写下的那些无病呻吟的文字都觉得自惭形秽,怪自己浪费了时光和生命,有那些码字的时间不如多听听祖母讲故事。那是完全扎根黑土自生自灭的神话,是上帝的旨意,是诚实朴素的灵魂一步一个脚印谱写而成的生生不息。悲伤的灵魂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在祖母嘴里永远听不到大悲大喜大彻大悟,有的只是譬如朝露般短暂的幸福以及如时光静静流淌的永恒忧伤。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