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天黑得早,蒙童们年龄又小,是以徐夫子暂时定下“每日两学”,辰时、巳时7:0011:00两个时辰,上早学;午时一个时辰11:0013:00供蒙童们用午食、睡午觉,养足精神后,便是未时13:0015:00一个时辰的午学。待天气转暖,白日变长,午学时间还会延长。
徐夫子家是一座二进的小宅院,前院被徐夫子用作学堂,后院供徐家人日常起居。
前院的三间正堂,正中间是蒙童们上课的私塾;西侧是徐夫子的书房,房中供有孔子像,之前谢拾正是在这里完成了拜师仪式;东侧则是特意收拾出来的“饭堂”。
午时一到,蒙童们规规矩矩地起身送别夫子,夫子才走,便撒了欢似地奔向饭堂前院设有厨房,有徐家村本村的妇人负责做饭,蒙童只需每日缴纳伙食费三文就能用午食。若是不想费钱,也可以早早从家里带饭食来,中午在厨房热一热就能吃。
以玉泉镇斗米六十文的物价,三文钱能买半升米,饭堂不仅有米有菜,偶尔还有鱼汤,三文钱的伙食费着实够便宜了。
即便如此,一年算下来也要一两银子。
舍得花钱送孩子念私塾的人家,不是家有余财,便是目光长远,自然不会吝惜这一两银子。
谢家自然是后者。
年仅四岁的谢拾已经自力更生买了书本和笔墨纸砚这一套加起来就不止一两白银,家里一群大人又岂会吝惜伙食费
用老徐氏的话来说“我乖孙这才几岁就要去吃苦,还不是为了咱老谢家上上下下的前程,还不兴让我乖孙吃点好的不就是钱吗一家子有手有脚还能挣不来”
顺便一说,谢拾在私塾里“卷”,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