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你我皆是求道之人。”
大家都只是在这条路上摸索而已。
饶是大字不识的百姓都反应过来了这位年纪轻轻的解元郎必然是说了一番了不得的话没看这么多读书人都被折服了吗
如此一想,不由大为懊恼。
不行,他们刚才只听了一遍,太深奥的没有听懂,只听懂了其中较为简单的部分。这不就亏了吗赶紧回忆起来这么多读书人都佩服的话定然是了不得的道理。就算他们不懂,教给自家孩子也是好的
好在有士子主动向谢拾提问“谢兄大才,私德、公德之说振聋发聩,只是在下还有些许不明之处,谢兄可否细解”
随着众人踊跃向谢拾提问,而他态度谦和耐心,应答如流,小小一方客栈,突然就变成了大型讲学现场,气氛十分狂热。
经过谢拾一番点拨,众多士子心潮起伏,早已热火朝天地互相讨论起来。
谢拾今日提出的概念于他们而言如醍醐灌顶。并不是说此前从未有过相似的概念,但从来没有人如此清晰而明确地归纳总结出来。似乎在历代先贤的思想之上更进一步升华,超越了这个时代的局限。
一如埋在海滩下的贝壳,它们确有天然的美丽,但只有谢拾将之从沙土下掘出,又整整齐齐串在一起,展示给大家看。于是看似全新的“道”呈现于众人眼前比简简单单的修齐治平更加具体和清晰。
有士子大受触动地陷入沉思。
还有人反复念诵印象深刻的句子
“享天下之大福者,必先天下之劳;宅天下之至贵者,必执天下之至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