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东吴定鼎伊始,历南朝六代风雨,此后又数百年兴衰交替,至大齐立国,昔日的金陵,大齐的应天府再度成为一国之都。
虽则短短二十年天子便迁都顺天府,沦为陪都的应天府依旧现数一数二的繁华。
漫长青史为这座城池刻下深深的痕迹,古往今来无数文人骚客在此留下怀古诗篇。
谢拾一路行来,见过稼轩先生叹“英雄无觅”的京口北固亭,距金陵不过百里;抵达金陵后又登上诗仙徘徊过的凤凰台,但见江水滔滔,二山云绕,不见绿茵芳草。
深冬天寒,放眼望去满目苍黄。
落叶逐水逝,飞花使人老。
遥想千百年前便有人曾登台远眺,或许脚下所踏的砖石就是昔日诗仙所履,惟一令谢拾遗憾的是,此时他极目所见并非草长莺飞的春日,而是飞雪漫空的料峭寒冬。
“莫非今日不宜出门”眼看突如其来的雪越下越大,谢拾摇摇头,他招呼石头一道下山,反复抛起又接住二枚铜币,终得出卦象,“上乾下巽,他乡遇友之兆”
“不错,此卦可以有。”
秉持“吉卦则信,凶卦则否”的朴素观念,谢拾嘴角上扬。
对此早已见怪不怪的石头毫不犹豫地顺着他的话开始思考“公子在应天府有朋友”
“这个嘛,目前应该没有。”谢拾慢悠悠转身,慢悠悠答道,“很快就能有了。”
毕竟他交友的速度向来极快。就算没有“他乡遇故知”,也能与人“一见如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