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sp;
晋元帝认了儿子为其正名,内心当然是希望谢欢能和谢观相处好,但有什么契机能让两人相处成同父同母的亲兄弟那样呢?
裴如衍看出晋元帝的苦恼,加上自己也希望谢观能为谢欢效力,遂献了一计,让谢欢教谢观习武。
习武非一日能成,待日子久了,定能处好关系。
晋元帝觉得是个好主意,但下一个难题来了,这件事谢欢不知道,晋元帝没提,让裴如衍去提。
裴如衍去了东宫,话里话外都将自己摘了出去,潜台词说全是晋元帝的意思,不管是谁的意思,谢欢都没在第一时间拒绝,只说了句——
习武很苦,让他做好被打的准备。
……
在尘埃落定前没人告诉谢观,等裴如衍将原话传给晋元帝后,晋元帝马上收回了让谢欢教导谢观习武的想法,深知大儿子虽然不会乱打人,但严厉也是真的,就怕届时教出仇来。
何况谢观已经吃了太多苦。
不然还是算了吧。
既然武的不行,那就来文的,即便谢观聪慧,但自幼受苦没机会正式学习读书,为将谢观教化到正道上,于是晋元帝任命裴如衍来做谢观之师。
裴如衍虽然年轻,可在晋元帝眼中,教谢观绰绰有余。
朝中有学问的不少,比裴如衍合适的、辈分大的亦不少,不过晋元帝选择裴如衍,是想着谢观与谢桑宁相识,如今为谢观封了王,叔侄间关系融洽些没有坏处。
&nbs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