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起首,立着一块半个人高的石碑,同时还被围了一圈的护栏。
“千子湖历史悠久,存在一些文物……”
他想起了最开始的规则中提到过的历史文物,这么久逛下来,千子湖游步道基本上都是现代设施,他都快把这条规则给忘了。
“还真的有历史文物啊。”
顾时走上前去,停在护栏前,脑袋靠过去细细端详。
他不懂文物鉴宝,最多也就看过一些直播,所以对于这个石碑的年代他根本看不出来。
但是万幸的是,石碑上写的字至少使用的还是楷书,除去一部分模糊不清的地方,整个石碑上的记载顾时基本上能够看个大概。
『光启二年,岁大饥,人相食。余以朝廷令赴荆,襄赈灾。途经此地,闻有湖名“千子湖”者,初见于魏晋,逾史百年有余。时人曰此湖素有神通,庇此地风调雨顺,佑万年无灾无难。心有所疑,乃往之。至湖,见村人筑台而聚,中一人身披红袍,诡状异端,神疯颠倒,舞旗弄笏,观之不似常人。上则缚有二童男童女,身负枷铐,不着丝缕。少时,红衣者定立,口念梵词,村众则出一二人,登台押童子者,候令待行。余见其欲投童子于湖,愤而斥之,使差扣红衣者而救二童。问其所故,答曰,自湖辟来,凡岁有饥荒者,献童男童女于湖灵,可保安宁无恙。呜呼!盍人之命不及一无状物焉?盖天之运者,非人可以改,一旦其时,则天下一心,共克岁难。求歪门邪道,不正之法者,上则耽君误臣而毁社稷,下则蒙民蔽众而芥人命,天下共诛之!』
顾时的文言文并不好,但是这篇趋近于白话的记叙文他还是能看明白的。
慢慢地,他不禁看出了一身冷汗。
“千子湖,居然是这个意思吗……”
千子千子,所谓的千子指的就是被献祭到湖里的幼童啊!
千子湖的诡异,不会就是这个所谓的湖灵吧?
顾时的余光一瞥,发现在石碑旁边还有一个介绍栏。
“千子湖记石碑立于唐昭宗大顺元年,为纪念光启二年前往荆,襄州赈灾的安抚使而立。他阻止了当时千子湖附近村民的一次人祭,抓捕了主导祭祀的首犯一人。然而善人不长久,这位安抚使在离开千子湖后不久便死于连日的高烧,为了纪念他,当时被他救下来的孩童长大后集资将他所做的《千子湖记》刻在石碑上立于千子湖畔,以告后人不准再进行人祭。因唐末政治混乱,很多记载都已经散佚,这位安抚使的名字也淹没在历史长河中。但是他的事迹却通过石碑记载了下来,供后人瞻仰他的大善与高德。”
死于高烧……
顾时咽了口口水,如果发生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