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了身体,眯着眼睛打量着眼前这位其貌不扬的稚嫩少年!
府衙里厮混多年的老吏,想看出账册的猫腻自然不难。但一个黄口小儿看出来,而且是翻了几页就看出来了,那就不太简单了。
“何以见得啊?”
郑叔清捏了捏自己的胡子询问道。
他虽然没有直接承认,但也等于是默认了,只是希望方重勇告知原因。
“世间百态,生老病死有定数,人无百日好,花无百日红。谁家都会有难办的时候。使君的账册,交税的人太多,所缴租庸调又比寻常要多,岂能无事?”
方重勇一眼就看出这账册中税收的平均数多了。
唐代贞观年间就定下规矩,每丁每年缴纳“租”栗二石,“调”随乡土所产,每年缴纳绢(或绫、拖)二丈、绵三两,或布二丈五尺,麻三斤。
眼下这标准,明显多于定数的十分之一以上,但每一乡都缴纳得十分齐整,未有拖欠。
方重勇前世都有那么多老赖偷税漏税的,这里怎么可能没有!按时交齐不说,还比定额多收,当人家是傻子呢!
“这你就不懂了吧。夔州多少人多少户,朝堂诸公清楚么?知道多了人还是少了人么?有谁去查验户口,多久查一次知道么?”
郑叔清摸着长须,得意洋洋的询问道。
方重勇无语,他怎么可能知道这些套路!
“告诉伱吧,朝廷根本不知道,也不指望知道,更不可能每年都派人来核实。朝廷的人,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7页 / 共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