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的时候揣摩了很久都是无解。
“神童么?不知道比之李泌如何?”
很久之后,李林甫看着纸上洋洋洒洒的通关条例,一边思索一边喃喃自语。
对付张九龄,还差最后一击!
先用这份奏疏,给他棺材上先钉上一颗钉子吧。
李林甫不无得意的想道。
……
长安发生的事情,方重勇并不知道,但他知道,夔州已经开始忙碌起来了。
沿岸的船坞,已经满负荷运作,昼夜不停的开工,还在不断在夔州府城内招人。
一个又一个订单纷至沓来,甚至还有一口气下单十艘漕船的狗大户!那些不能通过江关的商贾也没闲着,他们把货物卸船,在夔州渡口停放。然后从上下游运输造船用的圆木,铁钉等必须品。
漕船普遍采用了钉榫接合技术,对铁料的需求量不小。很多商人暂时无法通关,又不想闲着,便成为了夔州众多船厂的供应商。除了某些心怀不轨的商贾以外,其他商贾很快便从中察觉到了不小的商机。
由此而带来的巨大人口流动,又带动了夔州府城各行各业的兴旺。
夔州城内有人在商议要不要给郑叔清建一座生祠,以表彰其发展夔州事业的功绩。
这天中午,艳阳高照,太阳颇为毒辣。方来鹊给方重勇打着竹伞,二人来到江岸边查看造船进度。如今每天都有漕船交付,江关通行秩序井然,情况远比郑叔清事前估计的要顺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