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不代表某些人没有别的办法挽回损失。
重置漕船这么大一块蛋糕,怎么能让夔州这边的人单独吃呢?
半个月后,方重勇和郑叔清忙得累死累活,想尽办法加快进度,加快船只更新进度,最后,包括预付款在内,终于凑齐了三十万贯!几乎是在同一时间,朝廷的新政令到了。
府城北面莲花池别院的书房内,郑叔清气急败坏的来回踱步,手里拿着朝廷的政令文书,几次想抛掷到地上踩两脚,最后还是忍住了。
“欺人太甚!简直欺人太甚!你说现在要怎么办?”
郑叔清又开始焦躁起来,他这个人一旦焦躁,就喜欢走极端。昨天晚上想了一晚上,今天都在脑阔疼,连假扮盗匪劫掠商船的馊主意都动过心思。
“政令要求我们坚持改制后的清关之策,但是又说夔州地处偏僻,船厂一旦出事,则影响漕运大计。让我们将适合过夔州江关的船型图纸交付给朝廷,每年实行配额制度,让江淮的船坞也能造这样的船,以免恶性竞争最后造出的船不堪使用。
老实说,我觉得这一招还挺合理的。”
方重勇无奈叹了口气,后知后觉,他终于知道那伙“贼人”,为什么故意要来白帝城送人头了。
朝廷那边很多大臣也形成了“逻辑闭环”。
因为夔州船坞差点被袭击,所以把能够清关的船只都丢夔州生产,风险很大。
因为船只生产受到威胁,所以蜀地到扬州之间的漕运也受到了威胁。
因为改变或者扩大生产区域,并不影响清关制度,所以在别处生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8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