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sp;
这里培养出来的学子将来都有可能成为朝廷的官员,可谓是“未来官员的摇篮”。
对于朱元璋这样的统治者来说,这样关键的机构自然需要由自己信得过的人来掌控,才能确保其对朝廷的忠诚和支持。
而李文忠不仅是他的外甥,更是他亲手养大的,两人之间有着特殊的亲情关系,因此朱元璋对他有着绝对的信任。
其次,还有一个更为深层次的原因。为了收拢淮西勋贵手中的兵权,朱元璋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其中之一就是逐步推动淮西勋贵的后人向文官转型。通过让他们进入国子监学习,培养他们的文化素养和政治才能,使他们逐渐脱离军事领域,从而削弱淮西勋贵的军事力量。
同时,这一举动也能顺带着利用国子监这座最高学府来笼络功臣们的人心,让他们感受到朱元璋对他们家族的重视和培养,进一步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
正所谓理想很丰满,现实却很骨感,朱元璋的如意算盘亦是如此。
淮西子弟中的许多人犹如纨绔子弟一般,整日只知吃喝玩乐。这些人进入国子监后,更是整日游手好闲,惹是生非,国子监的风气也被他们严重带坏。
于是,李文忠的国子监祭酒之位尚未捂热,便如那煮熟的鸭子一般飞走了。
且让我们先将目光转向夏原吉这位出身贫寒、毫无背景靠山的穷秀才吧。
对于夏原吉而言,想要在国子监中获得一个生员的身份,其难度之大,简直不亚于一个小兵要从千军万马中杀出一条血路。这绝非夸张之词,而是真实的写照。
毕竟,国子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