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的处境,与历史上的汉献帝刘协如出一辙。
刘协被曹操控制后,虽然名义上还是皇帝,但实际上却毫无权力可言。
不过,他的结局还算不错,不仅娶了曹操的女儿曹节,而且最终得以善终。
相比之下,罗贯中就没有这么幸运了。
自从他和老师施耐庵被打上了“附逆张士诚”的标签后,他们就一直被朝廷排斥,终生都无法得到重用。
在这种情况下,罗贯中在创作《三国演义》时,心中难免会对那位洪武皇帝产生一些不满和怨言。
所以,当他着手去描绘曹操这位身处乱世的枭雄时,在不知不觉间,就将那位洪武大帝的形象代入其中了。
就拿“孤好梦中杀人”这个情节来说吧,它原本是源自南朝刘义庆所著的《世说新语》,乃是魏武帝曹操的一段自述。
其含义是说,曹操在睡觉时不喜欢有人在他身旁,一旦有人靠近,他便会在睡梦中将其斩杀。
然而,让人始料未及的是,罗贯中在创作《三国演义》时,竟然特意为曹操精心设计了这样一个“梦中杀人”的情节。
这一情节的设置,无疑是为了凸显曹操这个人的生性多疑以及猜忌心理。
通过这个情节的描写,读者可以更加深刻地感受到曹操内心的不安和对他人的不信任,从而进一步理解他的至理名言‘宁可我负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负我’。
当李文忠将这些情节联系起来时,他不禁心生疑虑:难道罗贯中是在借曹操之事来影射朱元璋吗?
&nbs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