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广田停顿一下,继续说道。
“这次接电入户,实行统一安装。
想接的,在我这儿报名,我再把名单整理一下,交给供电局。
如此,他们来村里干活时,会带上足够量的绝缘子和闸刀。电线、灯泡啥的,得咱们自己买。”
“村长,那俩方案...到底是啥嘛?”一壮汉问道。
“别急,轮到说它了。”
李广田端碗喝水,润了润喉咙。
“方案一,接电入户费用,村户自己出。
方案二,费用走公账,甭激动,是垫付,要还的。
咱村有三个大塘,年前起鱼后,先估计总斤数,再算出每户应得的分量。
公账垫付的,其应得鱼量的七成,将会被卖给鱼贩子,来抵还欠款。
每年皆如此,直到还清了。
咱村没有果林,村中大塘每年起的鱼,都分给大家了,南湖、西菜的塘,也没咋管过。
是以,公账上没啥钱。
甭担心,昨晚通知开会时,跟几个人聊了聊,他们答应借钱给村里,几家金额凑一凑,也够用了。
两个方案,你们想选哪一个?”
这一席话,如一颗石子,激起千层浪。
“拿年鱼抵?本质上还是自己付,倒不如一下子结清,落得一身轻松。”
“那是你家。你在窑厂搬砖,你媳妇在镇上包包子,你爸妈也不老,地里、家里,都管得了,你当然有底气说那话。反正,我家都不爱吃鱼,拿它换接电入户,挺不赖的。”
“选方案二呗。年鱼,拿走七成,余下的也够待客了,我家养了一窝鸡,过年杀几只,不愁没有荤腥。”
“我家,先不接。刚盖好新房子,大霄正相亲呢,等日子定下来,再接电、打家具。”
“我也不接~”西北方,响起一道洪亮的嗓音,“我家没闲钱,但爱吃鱼。接电,为的是安灯泡,煤油灯也能照明,干嘛多花钱,再整一会发光的?”
此话一出,些许人动摇了,跟着附和家里有煤油灯就行了。
沈青看向洪亮声音源头。
一短发、戴银耳环的胖妇人,搂着一个小男孩,男孩长相清秀,正捧着一本崭新的字典,看得格外认真。
李广田皱紧眉头,事态发展,俨然...要脱离轨道呐。
沈青站起身,看向说‘盖新房’的人,“王婶,大霄...在相亲?”
王婶笑了笑,“嗯,两孩子见过面了。大霄,点头了,女方...太腼腆了,没点头,也没摇头。一周后,女方会来家里看看。把屋子归置干净,好好招待,他俩...估计能成。你问这个做什么?”
“发电站,就建在北边大闸旁,安宁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