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第五代导演也正以先锋电影的姿态跻身影坛。
这本是两条完全不同的路,如果大家各自探索,各自发展,那么华语电影很可能像好莱坞电影那样出现两个电影中心,商业片中心和艺术片中心,从而两条腿走路。
其中上影厂的代表人物就是谢进导演。
然后在八十年代末,以朱大科为首的电影评论家对谢进进行了批判,称上影厂和谢晋接受好莱坞文化殖民。
这在当时的环境下,可是非常严重的指控。
于是,谢进开始寻求转型,再也没拍出像《芙蓉镇》那样的杰作,而上影厂也由华语电影主力,逐步沦为毫无创造力的三流公司。
在其他制片厂百花齐放的时候,上影厂却是没有推出什么有影响力的片子。
如果不是魔都这个城市经济发达,上影厂还真没那么容易再次起来。
他们这次彰显权威的批判,却对华语电影造成了非常严重的伤害,不仅毁了谢进导演,也差点毁了上影厂。
其他制片厂兔死狐悲之下,也不敢再对商业片进行探索。
这导致的结果就是,华夏电影人渐渐失去了用影像讲故事的能力。
内地电影的主流转向追求哲学意念,淡化情节,反对尖锐矛盾,强调挖掘人性,从此与观众越走越远。
随着华语电影在海外不断拿奖也伴随着内地电影市场的急速崩盘,到了94年不得不引进好莱坞大片来提振市场。
像张一谋、陈诗人等第五代导演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