肯定会找人协助的。”
朱元璋点头道:“你说的不错。地小则事少,事少则皇帝权大;地大则事多,事情一多,皇帝一人很难忙得过来。
可是,若连帝王的权柄都可以假手于人,这皇帝当得还有什么意思?!”
朱标沉默不语。
这是一个两难的选择,又想要广阔领土,又想要至高无上的权力,哪有这么好的事?
朱元璋长长呼了一口气,叹道:
“驸马说的有些道理,他也是给咱提了个醒,往后大明的疆土必然越来越辽阔,该如何治理?
现在没了丞相,咱每日已经快要忙不过来了,虽然设了四辅官,但成效不如想的好……难道又被他言中了?唉……”
朱元璋和陆知白对于辅政机构的不同见解,朱标此前也有所耳闻。
他倒不好多说什么。
他现在也要处理一些政务,平日里颇为繁忙,有时很晚才睡。
但朱标又不愿意多与朱元璋提及,担心让父皇觉得他能力有限,兄弟们一个个可都是如狼似虎的。
其实朱标在想,假如他当了皇帝,绝不会像父皇这样把一切权柄都抓在手里。
这岂不是会把自己累死?
诸葛亮是怎么死的?不还是因为事必躬亲吗。
朱元璋与朱标迈步往寝宫走去。
朱元璋絮絮叨叨:
“那兔崽子还说咱有希望成为千古一帝呢!咱想一想罢了……”
朱标却停了脚步,微微一顿,一字字问道:
“父皇乃开国之君,驱逐鞑虏,恢复中华,武功已然盖世,只差了些文治。
现在还年富力强,难道,不想争一争这位置吗?”
朱标双眸很亮,闪着热切的光。
朱元璋转头,久久地凝望着他,一时无言。
如果是寻常的臣子说这话,必然会得到斥责,被认为是蛊惑圣心。
但连太子都这样说,朱元璋不由得目光微动。
扪心自问,如此高的荣耀,他当然想啊!
可朱元璋也很清醒,告诫:
“不应当追求虚名,沽名钓誉,迟早为名所害!”
朱标却说:“儿臣以为,只要多做利国利民的事情,成为千古一帝是水到渠成罢了。所以,应该追求做实事。”
朱元璋听明白了,眼睛微微一瞪,说:
“你还想说胡惟庸案,甚至是开海?!”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朱标沉默不语。
朱元璋并未同他生气,只是缓缓叹气:
“今日得到的情报太多,咱要好好想想想……”
那地图上,还标注了几块大陆为“黄金洲”“白银洲”,也让他有些深思。
这天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