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正王远知是看不出来那个武家到底有什么不同。
他要是真的有这个本事,也不至于混到这个岁数才出名。
“那是因为武家的那个二女儿,入宫,这一入宫沾染到了龙气,她的命运轨迹便如同被迷雾笼罩一般,自然就很难看得明白了。”
“以大唐如今的国运,恐怕只有那天上的仙人,才有本事能从这纷繁复杂的局势之中,看出其中一二端倪来。”
“国运如此,前途如何,不都是天子一言可定的?”
“而应国公身为朝廷重臣,太上皇的从龙功臣,又怎么会被气运相冲至死呢?”
此时,一直默默聆听的袁天罡不禁满脸钦佩之色,拱手对旁边的广智道长说道:“道长高见,真乃字字珠玑。”
你看,别说世人了,其实他们修道的自己人也很难分出来谁到底有没有真本事。
“不过你既然到了,不如先递个折子上去,倒不急入宫面审圣。”
王远知劝道:“马上就要上元节了,今年陛下 下旨,要与民同乐,太上皇、陛下、皇后、太子都会再在长安与百姓一起赏花灯。”
“据说还要举行一场盛大的诗会,所以就算你想要入宫面圣,估计也得不到陛下的诏令。”
袁天罡点头称是:“今朝的圣上,比起前朝,倒是更爱民一些。”
王远知有些无语。
大业帝和当今圣上,那是能比的吗?
“当今陛下的仁德,不是大业帝所能比拟的。”
王远知也是叹服:“我们这一代的道人,倒是有福气啊。”
袁天罡也是赞叹道:“盛世气运,如同烈火烹油,说不定我们这一代,会有几个有福气的,羽化飞升呢。”
“羽化飞升我就不奢求了,我只希望能够守住我的本心。”
王远知摇摇头说道。
什么羽化飞升,不都是骗人的?
“阿耶,舅舅”
兕子提着一个灯笼跑了过来。
“兕子这是猜中了谁写的灯谜,让我看看。”
李二弯腰将兕子一把抱起来后,看着兕子手中灯笼下垂挂的灯谜:“这是蔡邕所书黄绢幼妇外孙齑臼,是谁这么偷懒,居然连这个都写上去了。”
“兕子知道这个是什么意思吗?”
兕子点了点头说道:“阿耶,我知道,大兄跟我说,这是绝妙好词的意思。”
“大兄还说绝妙好词这个东西,第一次用的时候是绝妙,第二次就落入俗套了。”
“哈哈哈哈哈。”
长孙无忌和李二相视一笑后说道:“看来我想偷个懒,耍个滑头也不行啊,不过我在太极宫中,可悬挂了不止一个灯笼,兕子将这个灯笼拿下来了,其他的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