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当是,先苦一苦百姓
“负担极小?你信不信朝廷征收三四钱,到地方官吏那里就能翻上十数番?”
李承乾那冷冽的眼神看的萧瑀有些发毛:“要不是因为朝廷确实没有手段去监控那些地方官吏,你信不信按照陛下的脾气,有七成的地方官吏都是要死的。”
“文纪先生曾经教导过我,读史书可以明智,鉴往而知来,萧尚书知道文景之治的时候,一年要收几次算钱吗?”
“这...”萧瑀的那张老脸上有些尴尬,但是旁人倒是看不出来:“臣虽然博览群书,但对于这个,倒是不怎么涉及。”
“是六次,有些监管力度不够的郡国,甚至会更多,但是他们这样已经是清官了。”李承乾仰头叹息道:“这也是为什么朝廷要推行一条鞭法的原因。”
“这不仅能够减轻官员的负重,也能减免百姓的负重。”
“官不扰民,而民自轻也,这是我十岁就知道的道理,萧尚书今年都年过花甲了,这点东西难道都不知道吗?”
萧瑀:“...........”
李纲真的会教这个吗?
这怎么不像是我记忆中的那个李纲。
太子你不会是记错了吧?
“臣受教了。”萧瑀也只能低头认错。
“这不能怪萧尚书,毕竟能够像文纪先生那样的大才,少之又少,我只是遗憾,先生没有多教导我几年。”李承乾的脸上似乎有真情流露。
这可不是叶公好龙式的真情。
前提是李纲别活到贞观八年。
“这正是太子的仁德,远超文纪先生其他弟子的地方。”萧瑀也是佩服了。
和李纲的那两个太子比,今朝的太子可有些太超标了。
但有些话他也只能在心里说说,不能讲出来。
“殿下,前方到普光寺了。”终于逮到机会的钱平赶紧过来刷一波脸。
“走吧,去看看如今普光寺的主持圆通和尚,到底能不能领悟到朝廷的意图。”李承乾脸上的笑容,令人有些发寒。
如今寒冬腊月,城外还有罗天大醮正在举行,可就算这样,还是有几个善男信女在寺庙当中烧香。
因为相比较道教的那种修行,佛教对于这些有钱人的吸引程度可太大了。
只要你舍得花钱,他们甚至可以将你的雕像放在偏殿里面享受香火。
你这边造孽,那边享受香火积累功德。
功过相抵,岂不是快哉?
这不比道门的清修舒服多了?
“殿下!”
在那庄严肃穆的普光寺大门外,住持圆通和尚率领着他的一群弟子们,恭恭敬敬地站成一排,已经在此等候许久了。
李承乾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