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外乎开源节流。
节流是想都不用想,四处都要打仗,光是按照朝廷现在的估计,要存储军粮以防山东叛乱、要防吐蕃寇边、还要攻打高句丽。
朝廷现有的军队都有些捉襟见肘了,更别说节流了。
而且除了缺钱缺粮以外,还缺人。
采矿的可以用从外边抓来的奴隶,但是军队呢?
仆从军虽然好用,但也需要足够精锐的本部军队压阵才好用。
最后又回到了搞世家上面。
一想到还有这么多事要干,本来都有些志得意满想要松懈松懈的李二,突然又提起来斗志了。
“其实说到底,只有一个问题,要等山东的世家造反,他们造反了,我们就能有名义出兵平叛。”李承乾说道:“一边平叛一边均田,那效率可比现在快多了。”
“朝廷派去山东执行均田的官员,可是已经均不动了,不仅均不动,还遭受了几次刺杀,只是目前还抓不到世家的把柄而已。”
“而且...”
“灭了世家,说不定朝廷就不缺钱了。”李承乾笑道:“只要一直打压世家和豪强,朝廷的收入会越来越多的。”
“等到昭陵修建的差不多了,也可以效仿汉朝故事,将地方豪强一波一波的迁移到昭陵附近。”
汉朝这种强干弱支的手段,也是很有效的。
听到这里,萧瑀也是有些流汗了。
好巧不巧,他家虽然不如五姓七望,但是也是传承久远的贵族。
尤其是到他这一代,他姐姐是前朝的皇后,他又从前朝那条快沉掉的船上跳到了唐朝这条新船。
然后又从李渊那里跳到了李二这里。
这就导致他家里面其实也是富得流油的。
不过相比较田地,还是功业更重要一些。
“说不定,我也能随着这朝的天子一起流芳百世。”
萧瑀知道自己有很多缺陷,但是他最得意的,就是自己的眼光。
这也是他能不断的从一艘要沉掉的船,跳到另一艘船上的原因。
“受世人敬仰的感觉,一定很棒。”
吐谷浑。
如今的唐军统帅李彦仙都有些麻了。
他只是接到慕容顺的求援消息带兵过来平叛而已,谁知道直接被赖上了。
王族被叛军杀了,叛军被他杀了。
然后那些生活在吐谷浑的牧民见到这种情况,第一件事竟然不是推举一个新的头目出来,而是收拾收拾家当,要跟着唐军回到陇右道,去加入大唐籍,去做天朝子民。
显然,隔壁突厥老表的变化已经将这些吐谷浑的牧民深深的吸引住了。
原来这个世界上还有另一种生活方式,原来他们这些基层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