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这件梅瓶虽然不是出自我师傅的亲手打磨,但从头到尾,我师傅可是全程参与指点的。”
“对于这门仿古制瓷的技艺,他老人家的独到眼光和细腻心得,可以说是江湖一绝啊。能把这锈斑的处理和釉面的掩饰这一套拆解出来,我得承认,识货的人,全国真心数不出一只手。”
李强的嘴角微扬,露出几分深藏不露的挑衅。他缓缓地伸出两只手,轻轻地拍了几下掌,拍得既不急促也不拖沓,似乎是在为柱子的眼光鼓掌。
“这一局,你们赢得很清楚也很漂亮。”
接着,他不疾不徐地从座位上站了起来,整了整身上的西装,目光带了一点跃跃欲试的意味,“既然这样,那咱们也别浪费时间了,看看最后一件!”
话音刚落,他右手一扬,从身后拎起一个画筒,动作流畅而不失潇洒地将它带到桌面前。然后,他小心翼翼地解开画筒的封扣,将里面的内容物缓缓取出——那是一卷用暗黄色绢纸包裹起来的古画。他的手势娴熟却带着一份仪式感,几秒钟后,他将这幅古画小心摊开在桌面上,画卷展开时,似有一种旧时烟尘的气息瞬间弥漫开来。
随着手卷缓缓展开,露出了淡雅深远的水墨山水,仿佛将众人带入了一个诗意的世界。那远山如黛,恍若仙境一隅,在薄薄云雾的遮掩下显得幽深无穷,让人心生向往;而近处的流水宛如一条柔软的银带,在山脚下蜿蜒流淌,几乎能听见水流轻轻撞击河岸的声音。
画中树木疏密有致,枝叶间似乎藏着密密匝匝的鸟鸣,令人不由自主屏息静听。笔法如此疏朗秀润,似乎每一笔都带着文徵明的呼吸律动,充满了灵性。左上角显然题着“嘉靖壬子春日写于停云馆”的字样,其行笔间的俊逸流畅,仿佛画家在书写时心念所至,不加修饰,却自成风格。
旁边钤着两方朱文印,其一是“文徵明印”,印章上的雕刻繁细中透着沉稳,纹理间饱含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