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颜面,也不能太过当机立断。
\n
一手抚摩着案上的如意,太后仍是那套应对方式,此事还需从长计议。
\n
相王有些不依不饶,急切道:边关战事吃紧,没有太多时间考虑了,太后。
\n
太后最烦相王催促,蹙眉道:这事前朝没有先例,我若一意孤行把公主送出去,如何向天下百姓交代?
\n
所以这件事商讨到后来,总归是卡住了,进展并不顺利。但相王是有把握的,太后与少帝孤儿寡母,面对这岌岌可危的江山,最后势必会妥协。
\n
台阁的谏议被闲置在德阳殿,一时间没有下文,那厢得到消息的宜鸾刚写完一封字帖,怔愣了片刻,忙扔下笔快步赶往了太傅官署。
\n
推开禅房的门,她气喘嘘嘘道:老师,台阁向太后谏言了,要与渤海国联姻。
\n
太傅经历过两次同样的事件,对一切并不好奇,淡声道:到了殿下想办法的时候了,凭你自己的手段,留在砻城吧。
\n
太傅长久以来的态度就是这样,即便后来来往较多了,他也从没有松口答应,要替她想办法解围。
\n
宜鸾呢,是个信念很坚定的人,既然没有找宁少耘成婚,与太傅的纠葛就得继续。太傅云淡风轻,她也并不急进,只道:老师,我要是就此和亲,您说那些听过流言蜚语的人,会不会误会老师始乱终弃?\n\n\n\n',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