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坐大了,两国与大唐关系向来不合,他们坐大,对大唐来说可不是好消息,就算大唐将来发兵再次东征,也要耗费巨大的人力物力,还要付出惨重的伤亡代价,徒伤关中子弟人口,而今日,我们只是将手中的兵器甲胄借给新罗一用,便能助女王打造出一支精锐之师,这支精锐便是新罗的资本,女王若没有老糊涂的话,当知如何最大限度地利用好它们……”
李绩缓缓问道:“你说半岛平衡,大唐可在其中取利,取什么利?”
李素想了想,道:“可收高句丽入我大唐版图。”
李绩一愣,接着急道:“如何平之?”
“外交,牵制,内政人口,军事袭扰,多管齐下,十年后,高句丽国运气数可尽矣。”
李绩大喜,接着犹豫道:“若高藏掌权之后对大唐俯首称臣,大唐怎能对高句丽出手?”
李素叹道:“高句丽就算对我大唐称臣,也只是迫于形势的缓兵之计而已,舅父大人难道真相信他们以后会乖乖听话吗?更何况,当年隋炀帝三征高句丽皆大败而归,无数关中子弟战死异国他乡,关中百姓对高句丽此国仇深似海,难以化解,若能平了高句丽,报此大仇,关中百姓则对陛下愈发归心,舅父大人不信回去问问陛下,若有一个能平了高句丽的机会摆在他面前,看他愿不愿意再次东征,哪怕高句丽表现得再听话再乖巧,该灭也得灭。”
“你刚才说的那几个法子,多管齐下,具体怎样个章程?”
李素道:“外交方面,当然是与高句丽和百济互相牵手又互相扯皮,相爱相杀嘛,这些套路朝堂鸿胪寺的官员们肯定都懂的,反正这几年先安高句丽和百济之心,不出意外的话,高藏很快就会遣使进长安,向陛下表达归心之意,大唐自然不能小气,客客气气收了他的国书,两国嘻嘻哈哈你好我也好,你快乐就是我快乐……”
李绩脸有点黑:“说人话!正经的时候还疯言疯语,信不信老夫抽你?”
“呃,牵制方面,便要看新罗国了,有了咱们提供的甲胄兵器,新罗国军队的战力拔高了一大截,以新罗女王对统一辽东半岛的执念,想必一定会倾举国之兵力,向北面高句丽猛扑,而此时高藏正忙于掌控军政大权,拉拢朝臣和军中将领,更要提防西面大唐的动静,同时,别忘了高句丽国中还有一位安市城主杨万春,他的手下可还有十万精锐兵马,而这个杨万春,对高句丽朝堂和国主的态度非常暧昧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