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要在圣人,明君,贪官,昏主的循环中永远画圈。
朱允文的确不是在无目的的拖延时间,他在等,等燕王朱棣犯错误的机会。
现在曹振不敢轻易对他用兵,建文皇帝对父亲当年的几个老臣看得很准。如果曹
振带领水师北上,首先死在水师炮火下的将是曹振当年的伙伴,方明谦、杨振羽
等人。况且曹振的水师即使冲入了京城,也无法号令诸侯。朱允文敢保证,自己
头天从皇位上被曹振拉下来,第二天就会有人起兵讨逆,通过对曹振的武力打击
取得占有皇位的合法性。只有坐到了龙椅上,才知道这个位置的诱惑有多大。朱
允文不会将手中的权力就这样轻易的交出去,卓敬那个大力反贪,放弃大部分皇
权与民,然后做永世帝王的主意,他只打算听一半。剩下朱棣绝对不会满意权力
被强行分割,来自朝庭方面的威胁一旦解除,他与布政使郭璞之间的冲突就在所
难免。到那时,朝廷就可以让全国百姓看清楚所谓平等和分权的真相,再次兴兵
北伐平叛。
“身为人君,出口成宪。陛下当日不肯与燕王一决死战,今日又不肯践约,
恐怕将来难塞天下悠悠之口”。御书房,侍讲博士方孝儒苦口婆心地劝谏。这话
他已经说过多次了,每一次都惹得皇帝一脸不快。在方孝儒眼里,作为皇帝不讲
信誉,就无法给群臣做出表率。而作为臣子的,就可以欺上瞒下,将各项政令和
百姓福祉糊弄了事。这些都是昏君的所为,建文皇帝不该这样做。正确的选择有
两个,要么与北方一战,纵使败了,身死社稷亦能留下千秋美名,要么就实现自
己的诺言立宪分权,这样不声不响地拖着,非但无济于事,反而让天下人耻笑。
建文皇帝摇摇头,没有搭理满脸愁容的方孝儒。奉朝廷号令的地区只剩下京
师和四个行省。需要披阅地奏折可比原来少多了。轻闲下来地允文猛然明白,像
方孝儒这样的诤臣,留在内阁里只能用来装点门面。如果不是看中他在儒林中的
号召力,在解除周崇文等人职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