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审判。尽管,新的大明律还没建立
起来。大伙约定的宪法,到目前为止,还没看到影子。
“啪、啪、啪……”湖面另一侧传来清脆的鞭炮声,正准备咬钩的鱼儿吃了
一惊,尾巴打开一波水花,逃了。白正笑了笑,转动摇柄,慢慢收回鱼线。受到
战火洗礼的京城正以最快速度恢复生机,每天都会响起店铺重新开张的鞭炮声。
与其钓鱼浪费时间,倒不如去看熙熙攘攘的人群中走走,感受一下生命的味道。
几艘画舫从湖上驶过,红巾翠袖,花枝招展的商女手抚琵琶,将一阵阵悠扬
的音乐送过湖面。大腹便便的商家,附庸风雅的文人,挤在甲板上,尽情享受这
劫后的安宁。人们忙碌着,喧闹着,好像几个月前那场战争根本没发生过。
“武兄,你真的放心他们这样闹下去么?”白正一边整理鱼杆,一边低声询
问。国事会的状况目前很混乱,马上就要面临最重要的一个议题的表决,而无论
是省意代表,还是民意代表,根本答不成个一致意见。任何一个议题,即使到了
表决时间,收上来的造成票也很难超过半数。害得临时主持国事会工作的徐增寿
不得不将议题发回去重议,每天回到家,白头发都要多出一大缕。
“闹呗,只要不动刀子,他们终归有互相妥协的那一刻。”武安国仿佛早就
预料到这个结果。到了二十一世纪,中国的某个岛上的议员们还在议会中互相扔
鞋子,眼前这个国会和后世还差六百年,不产生同样的笑话才怪。
这个国会是立宪派和保皇党妥协的产物。朱棣、武安国、郭璞、曹振、李琪、
徐辉祖以及各路诸侯都在协议上签了字。驱逐建文后,大家同意在由各省代表组
成一个国事会。共同商定国家大事,包括立宪,政府结构和是否保留皇位问题。
这个协议发布后,曾在民间激起轩然大波,好在刚刚打完内战。人心思安。加上
武安国、曹振、蓝玉和朱棣手中掌握了决定性的武装力量,才避免了内战的再一
次爆发。
按吴思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