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 />
“可燕王、武公、曹大人他们三个谁都没在朝廷中管事啊,这事儿,我看有
点邪门。”有人为时局忐忑不安。
更多的人在暗中做准备,为了保住自己的富贵,为了在新朝廷中的地位,为
了趁乱大捞一票而准备。带着各种目的,带有团伙性质的政治派别纷纷走向公开,
其中,以保皇党的活动最为积极,在蜀王朱椿的支持下,迅速把手伸向了全国。
宪政同盟不甘落后,利用报纸的优势,将平等与宪政的观点广为宣传。
两级代表选择工作进行得很快,发觉武力无法替自己争取更多的权利后,各
方诸侯在国事代表和民意代表选择上下足了功夫。报纸上每天都有丑闻被揭露出
来。为了保持自己的形象,诸侯们不得不将自己利益的代言人挑了又挑,甚至不
惜通过给百姓发钱的办法来获取民间舆论的认可。
但代表们产生后,国会中制订宪法的工作进行得却不顺利。是否保留皇位这
一条,要留在本年度最后一天决定,大伙不着急争议。但其他各方面,每个字都
涉及到很多人的利益,代表们彼此寸步不让。而那些诸侯,到了此时反而把心放
回了肚子。只要宪法一天没有制订,在他们所控制的土地上,他们就是土皇帝。
有人甚至暗自祈祷,希望宪法永远别制订出来。
秋风从湖边掠过,将片片红叶吹起来,吹进烟波里。白老夫子抱了抱肩膀,
感觉到有些冷。作为曾经反对新政,后来又极力支持新政的学者,他从来没料到
真正将新政那些原则在全国推行。还要经历这么多复杂的工作。现实让他感觉到
很无奈。也很不耐烦。他不明白,那个让大伙深深忧虑的结果。作为国会的初始
发起者,武安国却一点也不着急,仿佛做到了这一步已经心满意足。至于结果怎
样,他根本不关心。
武安国没有参与国会。也没有参与朝廷运转。和那个挂名的摄政王朱棣一样,
自从国会成立那天开始,武安国就在山水中混日子,仿佛与朱棣两人早就有约定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