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说过头顶了,就是双手提至胸前都得使出吃奶的劲儿。一个个试过去最后只成功举起了20斤的石锁。考官面无表情地在纸上写了几笔。
速度测试是在一片开阔的田间,从起点出发后,沿着一条路一直跑到规定的地点,取到一方小木牌后再原路跑回来,往返一趟八里地。也是一柱香的时间,香烬还未回来的此项成绩为零。
牛二跑完时前边的空地上已经横七竖八地躺了好几个人了,都在呼哧呼哧地喘着粗气,有几个还在干呕,当然自己也好不到哪儿去。过终点时考官依旧面无表情地在纸上写了几笔。
反应力测试就有意思了,在镇子的酒楼外,每年一到武修考核的节点,几乎全镇的男女老少都出来看热闹了,把整条路堵的水泄不通,屋顶上都挤了一堆人。
考官站在二楼临街的窗前,将四根竹竿伸出窗外,竹竿末端各挂一个绣球,每个绣球只用一种颜色的布料,分为红、黄、蓝、白四色。通过调整竹竿让绣球悬于同一高度,绣球落地点也位于一线之上,并在地面上用麻绳将这条线标记出来。
绣球距地面一丈半左右,相邻的绣球之间大约间隔二尺,拨动竹竿上的机关,对应的绣球就会掉落下去。
考核是一个个进行的。参考的预备武修需手持一个木盆,木盆口比绣球大不了多少,人站在距离麻绳一丈之外;准备好之后考官会先随机喊出一种颜色,然后立即拨动机关让对应颜色的绣球掉落,参考人员听到喊出的颜色后能动。每次绣球都被随机挂放。
在可以动用真气的情况下这种考核根本不会被武修门放在眼里,但是成为“普通人”后,缺点就被放大了。
像绣球稍歪了一点砸在盆口上的这种都算是好的了,那些差一点点就能进到盆里或者进到盆里又弹出来的看热闹的百姓门还会跟着一起可惜地直咋舌;不少人是“拿”脸去接绣球,眼睁睁看着绣球砸到脸上也不知道躲(其实本能地想躲只是身体反应不过来);更有的跑得是挺快,端着木盆等“半天”结果连绣球的边都没碰到,这种显然是眼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