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sp;
毕文官子嗣荫封也不会担任武职,对他们影响微乎其微。
可是在场的几个三衙的武将就不一样了。
“敢问陛下,合格与否评判的标准是什么?讲武堂由何人负责?”一个武将起身行礼道。
这件事同样也关系到他们的子嗣。
以他们的身份,嫡长子是肯定能够进入军中的,其余的子嗣通过荫封打点,也都有机会,无非就是官职的高低。
可是设立讲武堂就不一样了,别说别的子嗣了,就连嫡长子都有可能进不了军中。
更何况赵兴的,五年还不合格的,直接革除虚职,永不录用,可没有说不包含荫封的。
有爵位的还好,没爵位的要是子嗣荫封后被革除,岂不是由官变民了?
“讲武堂祭酒,由朕亲自担任,至于评判标准,自然是择优录用!”赵兴淡淡道。
“陛下,如此不妥!若是如此,军中短时间内都会缺少新鲜血液。”
“陛下,进入军中一样能够得到很好的锻炼,讲武堂虽然会选朝中武将负责教导,可总归有些类似纸上谈兵。”
一时间在场的三衙将领纷纷起身反对。
要是赵兴指派某个武将负责,他们勉强还能接受。
不管是赵兴亲自负责,还是交由文官负责,这些武将都难以接受。
大宋本来就重文轻武,一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