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康笑着说。
“哎,我跟那些‘斯巴达人’,相处的不太融洽,还是不给您添麻烦了。”卜列东摇摇头:“能给诸位帮上忙,老夫就满足了。”
郭康也不勉强,点了点头。
卜列东是个资历很老的哲学家,出生在14世纪50年代,如今已经六十多岁了,是现在柏拉图哲学的领头人物之一。
他认为,如今流行的亚里士多德哲学已经开始变得陈腐,需要进行改革。因此,他反对如今主流的经院哲学理论,推崇柏拉图的著作。他的本名其实叫“格弥斯托士”,卜列东这个名字,就是因为敬仰柏拉图,特意取的近音词。
他的学说,对西欧影响很大。后来,他本人也受到乔安娜的大哥科西莫的邀请,前往佛罗伦萨讲学。因为卜列东和他的追随者都崇尚柏拉图,他们还特意开办了学园,模仿柏拉图开坛授徒,并且把大量希腊文著作翻译过来,给学生们讲课。
在他之前,西欧从希腊和阿拉伯地区引进的作品总数不多,大部分都是教会自己搞来的神学、数学之类的著作。而他和他的弟子们,则把大批文学和哲学作品,一股脑地带到了意大利的世俗社会,最后传遍了整个西欧。因此,对于文艺复兴时代的思想变化,产生了很大影响。
在郭康所知的历史上,卜列东在东罗马帝国担任过官员。在实践中,他逐渐对现有的宗教产生了质疑。在他看来,十字教被打的节节败退,连罗马帝国都要完蛋了,肯定是有问题的。而奥斯曼人的天方教,看起来显然也不怎么美好。
因此,他把目光投向古代,希望像柏拉图和毕达哥拉斯等人描绘的那样,建立一个带有古典时代多神教色彩的制度,实现国家的复兴。为此,他开始研究古代希腊的信仰,乃至琐罗亚斯德的作品和印度神话。这个思路,很受意大利人文主义者的欢迎。他模仿柏拉图,创作的一系列作品,流传很广。据说《乌托邦》和后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