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要怎么做,才能让更多的年轻人,更积极的投身于某一学派呢?
答案是:做官。
升官发财四个字对华夏人的诱惑力,可谓是贯穿古今。
只有能培养出官员、能让门下底子更轻松的跻身官僚群体的学派,才能吸引更多、更杰出的年轻知识分子,
于是,逻辑闭环大致形成。
——学派、学说,需要有更多的人学习本门学说,来确保学说的传承、延续;
同时,也需要官面上有本学派出身的人,为学说传承保驾护航;
至于年轻的精英知识分子,则需要寻找一块能更轻易敲开‘官场’之门的敲门砖。
同时,也需要通过学说这个媒介,来作为‘报团取暖’的人脉网络。
双方一拍即合。
唯一欠缺的,就是某一学派相较于其他学说,是否在‘将弟子培养为官员’这一层面,有明显的竞争优势。
这时,刘荣出手,补全了这个短板。
——哪个学派更听话,哪个学派出身的士子,就更容易被录用为官员!
至此,逻辑闭环彻底形成。
学派要想更受欢迎,就得培养出更多的官员;
而科举的存在,又使得学派为了培养更多的官员,就需要更听刘荣的话。
学派听话了,培养官员的比例、能力增加了,对年轻人的吸引力自然就变大了;
其他学派一看——这还得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