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无论如何——无论情感上有多不舍、理智上有多认可,有些话,刘荣都是必须要说的。
世人皆知:无论是对帝王、诸侯还是臣子而言,谥号,都是总结一生功过的盖棺定论。
而在一位臣子——尤其还是丞相这种超重量级的臣子,在十分恰当的时机主动提出告老退休时,皇帝挽留不成后的发言,便是对这位臣子在任期间的‘盖棺定论’。
比如酂侯萧何、萧相国,其离世之时,孝惠皇帝就曾说:没有了萧相国,国家的顶梁柱就塌了一半;
平阳侯曹参、曹相国离世时,孝惠皇帝则说:平阳侯追随高皇帝而去,于朕、于天下苍生何其薄也?
这种,无疑就是顶好的评价。
再比如后来,第三任汉相王陵离世时,吕太后连默认给丞相的冥器、赏赐,以及诸侯王级别的丧葬规格都没给。
显然是被早些年,王陵坚决反对吕太后遍封诸吕一事而怀恨在心,通过这种负面评价的方式,来表达对王陵的不满。
再后来的几任丞相,得到的评价也都耐人寻味,非常值得细咂么。
——曲逆侯陈平亡故,太宗孝文皇帝给足了体面,又是赐金缕玉衣、黄肠题奏,又是于朝议之上垂泪叹息。
那是就差没有亲扶灵柩,许陈平以‘天子礼’下葬了。
但到了给陈平盖棺定论、议定谥号时,却悄摸给陈平定了个‘献’字!
曲逆献侯!
《谥法》云:聪明叡哲曰献——有通知之聪;
知质有圣曰献——有所通而无蔽。
简单翻译一下,就是聪明睿智、啥都知道,什么都懂点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