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玉玺的应用场景,主要为正式政令、法令颁布时,为新政策、新法令赋予合法性。
好比某个新政策的推行政令上,盖上那名为‘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个大字的传国玉玺,就等于告诉天下人:这事儿,是朕要做的。
玉玺为证。
往下,自便是诸侯王专属的金玺。
相较于天子玉玺——尤其是极具神话色彩的传国玉玺,诸侯金玺,自然就要低一个档次。
用料肯定没的说——金没玉珍贵;
大小方面,诸侯金玺也要比天子玉玺小一圈,以明确上下尊卑的等级秩序。
再有,便是纂字。
不同于传国玉玺上,那直击华夏男性灵魂潮点的:受命于天,既寿永昌;
诸侯金玺,大都是规规矩矩、老老实实的:大汉某王。
其应用场景,和玉玺有些类似,都是在信件、公文上留下印记,以宣示‘这事儿是寡人做的’。
当然,天子有资格制定法令、革新制度,诸侯却并没有。
所以,诸侯金玺的应用场景,往往是在私人往来的信件,以及局限性极大的寥寥几种政令发布时。
其中相对具有代表性的,便是诸侯王要享受自己的法定权利,征劳于民,让老百姓帮自己白干苦力时,在政令上盖下的诸侯金玺。
但这,并非是为了让老百姓,知道是谁征召自己做苦力;
而是留痕。
——汉室诸侯征劳于民,是有人数额度、时间限度的。
比如梁王,每年可征召民夫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