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前,指定了北平侯张苍,为自己死后的下一任汉相。
只是灌婴指定张苍,究竟是自己的心愿,还是为了家族而遵从太宗皇帝的心意,就多少有些耐人寻味了。
再往后——张苍被粗暴罢相,失去了继任者举荐权;
太宗皇帝亲自选出了故安侯申屠嘉。
申屠嘉离任前,算是指定了条侯周亚夫。
然后周亚夫‘自辞’相位,并‘主动’放弃了继任者举荐权。
而后,便是先帝老爷子任命桃侯刘舍……
从以上这一连串——自酂侯萧何以来,汉丞相每一次‘换届’的过程,其实就不难发现:对于上一任丞相的继任者举荐,汉天子基本都是遵循的。
至少表面上,每一次换届都是老丞相指定一个人,天子从善如流的拜那人为新的丞相。
这就使得汉家政坛,实际上形成了又一个政治潜规则。
即:除非上一任丞相,是因为‘过错’而被罢免;
否则,新一任丞相,必须得到上一任丞相的举荐——至少是认可,才能真正具备丞相所对应的政治威望。
这就类似于后世,老领导调任前,拉着新领导对所有下属说:我走之后,就由新来的某某同志,来主持大家的工作了;
大家要像支持我一样,支持某某同志未来的工作……
有这句话,新领导大概率就不会被排斥。
反之,没有老领导这句话,新领导上任后,还要相当一段时间,来和下属进行磨合。
一样的道理——老丞相认可的,甚至是指定的新丞相,是不怎么会被朝堂内外排斥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9页